免费信息发布

14岁女孩确诊!医生:这种癌症,早期治愈率达90%

来源:澎湃新闻 浏览:17次 时间:2024-10-18

一年前,一名50多岁的福州女子确诊早期乳腺癌,但她担心全切,又怕化疗伤身,一直拒绝专业治疗,直到右乳长到柚子大,如菜花状破溃,再度就医时已是晚期,治疗变得困难重重。

“乳腺癌的宣教依然任重道远。”每年10月为“世界乳腺癌关注月”,10月18日为“世界乳腺癌宣传日”,福州市第一总医院乳腺外科杨帆主任医师表示,门诊发现依然有部分患者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存在误解,导致延误治疗。

14岁患者确诊乳腺癌

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通常以肿块形式出现。

“近年来,我们发现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,且发病年轻化。”近期,杨帆主任就听说外院接诊了一名14岁的乳腺癌患者,而她也接诊了几个年轻患者,大多30岁出头,是在体检中发现乳腺结节。

其中,30岁的小玲(化名)体检时发现较大肿块,体检医生在4B(中度可疑)和4C(高度可疑但不确定)级别间拿不定,遂邀请杨帆主任会诊。考虑不能排除恶性,杨帆建议小玲进行穿刺活检,最终明确为原位癌。

及时接受手术治疗的小玲,不仅完整切除肿瘤,还做到了保乳、不用化疗。

杨帆介绍,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高峰年龄是40—49岁,相比于西方年龄高峰期年轻10岁。

今年,杨主任也欣喜感受到一个变化——确诊患者中,早期的病例明显增多。“如果早期发现,乳腺癌的临床治愈率能达到90%以上。”杨帆分析,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和近些年来大家早筛意识提高,彩超、钼靶设备越来越普及,筛查水平提高有关。

保乳还是保命?

门诊里,杨主任也常常遇到让人痛心的病例。比如,近期她遇到两例乳腺癌晚期病例,患者都是中老年妇女。她们确诊的时候,其实都是早期,但害怕手术,担心全切,不愿意治疗或者依从性差,结果病情快速进展到晚期。

“尽管乳腺癌的治疗技术不断进步,但患者的认知误区仍然存在。”杨帆介绍,这些误区包括:对早期症状不够重视,延误治疗;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存在恐惧和误解;部分患者对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了解甚少……因此,宣教工作任重而道远。

杨帆介绍,其实现在的保乳率是越来越高了。即便是全切,乳房重建手术技术也可以做得很漂亮、很自然。患者可以选择手术同时重建,也可以先做手术,恢复一段时间,再考虑要不要做乳房再造。哪怕是术后多年,有这意愿,依然有办法。

“保乳还是保命,不必选择,两者可以兼得!”杨帆主任介绍。

此外,即便是查出晚期,也不能放弃希望弃疗。随着医学进步,各种药物、治疗手段层出不穷。乳腺癌晚期依然可以控制病情,带瘤生存。杨帆病区就有几个晚期患者,在身体允许后,重新回归工作生活。

预防从自检做起 男女都要

预防乳腺癌一定要学会自检,男女都一样。可以这么做:

观察:站在镜子前,双臂上举,观察两侧乳房的对称性、皮肤变化和乳头是否内陷。

触摸:用手指指腹轻轻按压乳房(不要挤捏),检查是否有硬块或结节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自检虽然重要,但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检查。如果自检中发现任何异常,应及时就医。

需要提醒的是,哪怕是三类结节也不能放松警惕。近期,杨帆就在三类结节旋切手术中发现4例是早癌。

杨帆还建议,除了每年常规的乳腺B超检查外,40岁以上女性,建议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。虽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女性,但60岁以上、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也应提高警觉。

有这些情况

小心乳腺癌盯上你

虽然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,但已确定的一些高危因素需要引起重视:

1

遗传因素: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风险增加。

2

生活方式:肥胖、缺少运动、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。

3

物理因素:儿童时期接受过胸部放射线治疗。

4

激素影响:月经初潮较早、绝经较晚、未生育或未哺乳、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。

预防上,要做到控制体重、健康饮食、积极锻炼、合理使用性激素类药物。当然,还要管理情绪。

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陈文璇

来源:福州晚报

特别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。如有侵权请联系qq客服删除,3372575805谢谢合作!